(1)5月18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博弈与兵棋推演专委会工作会议暨第二届换届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刘玉超、副秘书长宋荣、学会秘书长助理张俊文等领导和专家,以及专委会委员、候选委员出席会议。
专委会工作会议由学会副秘书长宋荣主持。首先,学会秘书长刘玉超致辞,他对专委会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智能博弈与兵棋推演专业对指挥与控制领域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专委会后续工作的期望。专委会常务委员黄魁华副研究员对首届专委会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专委会成立以来,举办了连续五届全国兵棋推演大赛,参与单位涵盖军地200余单位,人数超过5万余人,涉及23个省或直辖市,已经成为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兵棋推演国防教育活动。专委会打造以全国智能博弈高峰论坛为代表学术交流平台,涵盖了作战概念设计、博弈推演建模、智能决策对抗、兵棋系统建设等重要学科方向,为行业技术创新交流、成果产业落地、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随后,黄魁华副研究员主持了新增委员的选举。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62名新委员,专委会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
(2)5月19日下午,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智能化反恐技术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总工、兵器集团科技带头人赵小川与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卢惠民教授共同主持。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吴明曦作“智能化案例分析与大模型应用思考”专题报告。报告基于大数据关联的本·拉登苏莱曼尼与核科学家被暗杀、俄乌冲突战前美俄战略欺骗与认知对抗、乌克兰的分布式派单式作战、利用星链和智能技术的跨域OODA快速闭环、Palantir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边防平台AIP等案例分析,阐述了大模型开发的基本流程与特点、领域应用范式等。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周宗潭教授作“关于人机协同与混合智能的思考”专题报告。报告从“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在智能时代人机协同完成复杂任务中实现人机混合智能的必要性;从九个不同的角度对人机混合智能的研究定位、人机关系、研究视角、构造和评价方法等宏观问题进行论述;围绕未来作战运用和人机混合机器人操控等问题,提出人机混合智能和智能人机协同的应用方法。
南开大学段峰教授作“脑机接口与智能飞行器”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未来都市的出行、服务、安保等生活场景,介绍了脑控汽车、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假肢、助老康复机器人、脑控动物等脑机接口典型研究成果。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刘莹研究员作“基于虚拟现实和脑机接口的穿越机模拟训练系统”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团队研制的高拟真穿越机训练系统应用背景与关键技术,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脑机接口技术融合,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增强任务仿真沉浸感,利用双通道便携式脑认知检测装置记录前额叶脑电信息,系统认知评估模型实时分析操控人员专注度、脑负荷等多种影响作战效果的核心认知力,实现操控人员训练效果综合准确评估。
海南大学任佳教授作“半潜式无人艇自主导航控制技术”专题报告。报告聚焦海南大学海洋智能装备团队开展的大负载半潜式无人艇的研制与自主导航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对研制完成的8米燃油动力型和6.9米电力驱动型两种型号半潜式无人艇设计、试验验证工作进行介绍,对提出的异步多线程强化控制算法、岛礁环境下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等方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半潜式无人艇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其可以发挥良好效能的应用方向。
武警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室吕胜涛高级工程师作“城市反恐行动人机一体化编组构想”专题报告。报告着眼打造城市反恐行动能力新增长极,研究现阶段反恐无人系统设计与运用情况,剖析难点痛点问题以及内在原因;基于高层楼宇反劫持人质、处置劫持交通工具等典型场景,开展面向基于体系、基于任务、基于目标等的人机一体化编组模式设计,并分析由此带来的能力质变及效能优势;按照目标远景—能力期望—科技需求的链路,勾画人机、多机协同及一体化编组的科技发展需求,分析人机混合智能科技发展重点方向以及转化路径,为智能科技向反恐行动新质能力转化提供参考。
本次论坛聚焦于智能化技术在反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技术趋势和实践案例,探讨智能技术如何生成和赋能反恐应用,共同推动指挥控制领域的协同创新。
(3)5月19日下午,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CICC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无人化指挥控制论坛”在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围绕大模型、群体智能在无人系统、集群控制、智能网信体系、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邀请7位领域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助力军事智能化发展和联合作战能力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武楠教授作“天地融合智能组网技术”专题报告。报告从下一代天基网络架构和资源特征出发,分析天地融合组网技术现状与挑战,探讨网络体系架构、混合业务智能感知与接入控制、细粒度资源感知与时敏路由等关键技术,介绍了面向天地融合智能组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解决方案专家潘璐阳作“军事大模型落地的挑战与对策”专题报告。报告通过借鉴人类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底层逻辑,给出大模型技术融合知识图谱、强化学习、运筹优化等技术的认知决策解决方案,采用“大模型+小模型+领域知识库”融合协同方式,形成军事大模型在信息获取、分析理解、知识推理和方案生成等8项能力,通过10+个军事大模型项目的落地,不断丰富并归纳形成最佳实践。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陆上无人系统研发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余文泉作“地面无人系统智能新架构初步思考”专题报告。报告以地面无人系统是无人系统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地面无人系统在智能新架构方面现阶段所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了地面无人系统新架构的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和发展策略等总体思路,并且针对地面无人系统中基础硬件架构、软件架构、通信架构、产品架构和生态架构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法,以及初步明确了运用智能新架构后的地面无人系统新质作战力量的典型应用场景。
(1)5月25日至26日,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郭旭、李惠在内的500余位国内外仿真领域专家、科技工作者,围绕仿真技术领域研究热点、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等,深入研讨数字化仿真产业发展趋势,对接数字经济价值资源,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探寻仿真发展中国之路。
本届论坛主题为“仿真驱动的智能未来:创新、融合与应用”。论坛采用“1+6+N”形式,共设1个主论坛,深空探测、航空装备与系统工程,数字孪生与数字工程,汽车交通与仿真技术,工业仿真软件创新与发展,大模型、人工智能及计算流体力学,绿色能源及新材料6个专题分论坛,同步举行仿真科技展、高端对话、技术发布等多项特色交流活动。
(2)《经济参考报》5月27日刊发文章《数据要素“乘”出发展新动能——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观察》。文章称,支持30种方言混说的语音大模型,提高语音客服的沟通效率;依靠算法模型,智能机器人进行课业辅助和实时陪护;通过大数据赋能,提高医疗诊断准确性和药物有效性……在5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系列创新成果与应用集中亮相,展现出数字经济的活力。
本届峰会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相关部门将从多方面发力,持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交易政策文件,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将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突破,支持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动数据资源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数据基础性制度落地,构建动态更新、分类分级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使用。
围绕进一步打通数据流通大动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将加快5G、千兆光网等规模部署,加强6G研发。加快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赋能新型工业化。
(3)5月28日,据外媒报道,多家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AI)领域的布局显现加大趋势,通过拓展海外投资、自行进行设备研发、维持大规模并购等方式维持行业竞争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微软和亚马逊在全球AI相关项目和数据中心项目上的投资加起来已超过4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谷歌、苹果、Meta等科技公司也在研发生产自主品牌的芯片,在发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摆脱对英伟达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依赖。
大型投资机构也对AI保持较高热情。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软银准备每年投入近90亿美元到AI领域,以期在科技领域维持竞争力。
报道称,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一直坚信AI的力量,并且强调需要重塑公司,其对英国芯片公司安谋的交易是公司成为AI技术头部公司的重要一步。软银持有安谋90%的股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一旦安谋开始量产AI芯片,此业务可能从安谋剥离出来,直接由软银运营。自去年安谋上市以来,其估值已经飙升。
(4)5月29日,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健全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综合能力,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5)在日前举行的2024第十二届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上,各界人士就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网络安全进行讨论和交流。与会人士认为,网络安全已进入人工智能阶段,“AI+安全”是网安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以及行业发展环境需多方共同破解完善。
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网络安全助手给用户提供生成式、自动化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服务。经过去年一年的运行,可以将安全事件响应、评估和防御时间从过去的数小时到数天压缩到几分钟。
今年4月,安恒信息刚刚发布了数据分类分级解决方案、AI防火墙、天穹人工智能安全运营平台等八大AI产品。此次大会期间,安恒信息携手华为发布昇腾-恒脑推理一体机,利用昇腾AI集群为恒脑提供底座,全流程加速大模型的创新与落地。
从与会专家的讨论中,记者发现,“AI+安全”行业既要满足市场对网安技术和产品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要求,还要在用户愿负担成本和企业研发成本激增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因此挑战不小。
专家赵厚麟表示 ,数字安全全球关注,要加强全球协作,鼓励和加强国际合作。
Copyright © 2023-2024 江苏北方国信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